TOGAF是工业级的企业架构标准规范,信息系统架构阶段是由数据架构阶段以及应用架构阶段构成,本文主要描述信息系统架构阶段中的应用架构阶段。
如上所示,信息系统架构(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s)在TOGAF标准规范中处于C阶段。
阶段目标 |
架构方法 |
信息系统架构阶段,包括数据架构阶段以及应用架构阶段,依据不同系统的需求功能以及使用场景,阶段实现的先后顺序也不相同,有些系统是数据驱动,则先实现数据架构阶段,有些系统是应用驱动,则先实现应用架构阶段 |
应用架构阶段
应用架构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阶段目标、阶段输入、流程步骤、阶段输出、架构方法。
阶段目标 |
开发目标应用架构,赋能业务结构以及架构愿景,解决架构工作组以及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 |
识别确认基线应用架构以及目标应用架构之间的区别以及路线图 |
阶段输入 |
架构参考资料,企业架构仓库主要存放企业所有架构相关的项目资料,其中,包括项目交付件、可重用资产、对架构工作组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输出 |
非架构性输入
|
架构性输入
|
流程步骤 |
选择架构参考模型、架构观点、架构工具
确定建模过程,技术或方法选型需要支持具体的观点,能解决以及覆盖利益相关者的问题
识别确认应用建模分类,主要包括应用产品分类以及应用接口分类,应用分解流程由逻辑应用组件、物理应用组件、信息系统服务构成 识别确认矩阵关系,矩阵关系显示相关模型实体的核心关系,需确定应用系列产品与业务架构的业务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由业务服务与数据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应用产品与数据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主要包括应用与企业组织矩阵关系、角色与应用矩阵关系、应用版本迭代矩阵关系、应用与功能矩阵关系 识别确认图示关系,图示关系可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不同视角体现出应用架构的信息,主要包括应用信息交互图、应用与目标用户图、企业可管理性图、流程与应用实现图、应用迁移图、软件版本分发图、软件工程图、应用用例图 识别确认需求类型,定义目标架构的需求,其中主要包括应用域相关的需求、提供数据架构阶段以及技术架构阶段的需求输入、提供设计与实现的详细指导 |
开发基线应用架构描述,用于支持目标应用架构、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问题 |
开发目标应用架构描述,用于支持架构愿景、目标业务架构以及目标数据架构,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问题 |
执行差距分析,验证架构模型的一致性以及准确性,其中主要包括权衡分析架构模型中的不同观点,验证架构模型支持的原则、目标以及约束,在架构仓库中文档化架构模型的更新变化,测试架构模型对需求的完整性 |
定义候选路线图中的系统部件,可应对未来发展的机遇以及解决方案 |
分析解决总体架构中的相关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应用架构是否对已有的架构造成影响、变化因素是否影响应用架构、应用架构是否有助于企业组织的其他地区、应用架构是否影响其他项目、应用架构是否受其他项目的影响 |
执行正式的利益相关者评审,检查应用架构是否符合架构项目的目标以及架构工作的声明,识别确认架构愿景、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之间的变化更新以及相互之间的受影响范围,提供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
确认完成应用架构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以可重用性的角度、从架构仓库的参考模型中、为建模的模块选择对应标准,完全文档化建模的模块,对全部架构的业务需求执行交叉检查以及文档化,文档化需求跟踪报告,文档化架构的映射关系,确认全部工作 |
创建架构定义文档,在架构定义文档中提供模块建模的依据,在架构定义文档中提供应用架构部分,用建模工具以报告或者图示的方式描述说明关键的架构观点 |
阶段输出 |
优化更新架构愿景阶段的交付件,其中主要包括架构工作的声明、验证的应用原则 |
起草架构定义文档,其中主要包括基线应用架构版本1.0,目标应用架构版本1.0,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关键问题的观点视图 |
起草架构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中主要包括差距分析结果、应用可互操作性需求、相关的运用到开发周期的技术需求、技术架构的约束、已更新的业务需求、已更新的数据需求 |
架构路线图的应用架构组件,其中主要包括应用产品与应用接口的分类、应用与企业组织的矩阵关系、角色与应用的矩阵关系、应用与功能的矩阵关系、应用版本迭代的矩阵关系、应用信息交互图、应用与目标用户图、企业可管理性图、流程与应用实现图、应用迁移图、软件版本分发图、软件工程图、应用用例图 |
架构方法 |
架构仓库,架构工作组需要考虑在架构仓库中提供可用的应用架构资源,例如,与企业组织工业标准相关的业务模型,其中包括标准对象管理工作组的业务模型、标准企业IT治理工作组的应用模型、标准通信工业的应用模型,与通用高级业务功能相关的电子商业应用模型、供应链管理应用模型 |